字号: 大 中 小
冬季深夜的哈尔滨,寒风刺骨。一辆越野车在颠簸的乡道上疾驰,车灯划破漆黑的荒野。驾驶位上,一名两鬓微白的民警紧握方向盘,目光如炬。他就是入选第二届“最美龙江文物安全守护人”的哈尔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民警郭一鸣。此刻,他正带领专案组赶往一处古文化遗址,疑似非法盗挖遗址的犯罪嫌疑人现身了,一场文物保护与犯罪的较量,在寂静的夜幕下悄然展开……
这是郭一鸣33年刑侦生涯中再寻常不过的一夜。自从负责打击文物犯罪工作以来,他统带哈尔滨公安各分、县(市)局共破获打击涉及文物犯罪案件百余件,缴获文物3万余件,其中不乏辽金青铜器、古钱币等珍贵文物,案子涉案物品的价值用金钱难以衡量。
日前,郭一鸣光荣入选第二届“最美龙江文物安全守护人”。
郭一鸣在上京会宁府遗址走访调查
33年磨一剑刑侦战线上写忠诚
1992年冬季,21岁的郭一鸣初入警队便一直工作在任务最繁重的刑侦战线,从青丝到华发,他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打击犯罪、守护平安的事业。2018年10月,面对文物犯罪专业化、智能化升级的新挑战,他又扛起全市打击文物犯罪的重任。
“每件文物都是不可再生的历史密码,守护它们就是守护文明的基因。”在郭一鸣看来,哈尔滨作为金源文化发祥地、中东铁路起点,丰富的历史遗迹、金代遗址、中东铁路建筑群等国家级、省级、市级保护建筑及遗址,承载的是金代都城到欧陆风情的千年文明交融,更是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
“近年来,文物犯罪以盗窃文物、非法交易与走私、破坏文物、伪造文物为主要类型。”郭一鸣深知,随着高科技盗掘工具的出现和犯罪的团伙作案,文物类犯罪呈现出更加隐蔽趋势,侦破难度陡增。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文物保护战线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未经考古保护进行文物遗址的非法挖掘,探铲打穿的不仅是夯土,更是文明传承的命脉。打击文物类犯罪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保卫战’。”郭一鸣说。
科技赋能破难题创新战法护文脉
2022年夏秋之交,依兰县农户报案称农田遭破坏,当地派出所民警火速赶到现场勘查,在翻涌着新鲜泥土气息的田垄间,赫然出现数处深浅不一的盗掘坑洞,坑洞周边零星散落着生锈的青铜器残片和风化严重的古钱币。经文旅部门鉴定,确认该地块系一般性遗址遭盗掘破坏。
围绕案发中心现场,面对几乎“零物证”的困局,郭一鸣统带依兰县公安局开展侦查工作,在现场勘查、分析研判中抽丝剥茧。在布置抓捕行动中,面对犯罪团伙分散流窜、昼伏夜出的狡诈,郭一鸣带领专案组分别赶赴省内外多地进行追踪。最终,在犯罪嫌疑人再次实施文物盗掘时,将跨省流窜作案的6名犯罪嫌疑人一网打尽,追回涉案文物5700余件。
为防止类似案件再次发生,避免更多的文物受到损毁,郭一鸣统带指挥办案民警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深挖案件线索。经审讯,破获了盗掘案件团伙所作的多起案件,有力地支撑了文物保护工作。
雷霆出击显担当智勇双全护瑰宝
2021年4月,哈尔滨市阿城区半拉城遗址突发盗掘案,当郭一鸣赶到现场时,4个70厘米深的盗洞赫然在目,散落的铜环、古币与泥土混杂,仿佛历史被撕开的“伤口”。经过文物专家的现场勘测,散落在现场的这些文物均出自辽金时代。
在打击半拉城古文化遗址被盗掘案中,郭一鸣统带阿城公安开展工作,全身心投入高强度的破案攻坚。历时3个多月,通过侦查研判,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以及销赃文物的黑色产业链逐渐明晰。
随着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的落网,专案组成功斩断这条文物犯罪链条,追缴文物逾千件。此案成为黑龙江省35年来首次侦破文物类犯罪中盗掘古文化遗址类案件,为打击盗掘古文物案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18年以来,郭一鸣全程参与了哈尔滨市每起涉及文物案件的侦破,在他的统带指挥和业务指导下,各分、县(市)局有效开展了对涉及文物犯罪的打击治理工作。在工作中,他攻坚克难,有效发挥警种职能优势和综合协调优势,与省市文旅部门建立联合机制,为更有效地进行文物保护工作打好了基础,以雷霆手段和专业技能,在龙江大地上筑起震慑文物犯罪的“铜墙铁壁”——哈尔滨市在打击涉及文物犯罪数量上连续五年获得全省公安机关第一名;2019年全国32省会城市打击涉及文物犯罪排名第9名;2020年全国32省会城市打击涉及文物犯罪排名第8名;2021年全国32省会城市打击涉及文物犯罪排名第8名的好成绩……
如今,已是知命之年的郭一鸣依旧奔波在田野与警队之间。那些跨越千年的文物,正通过他和战友们的双手,重新连接起文明的断点。在这无声的“战场”上,这名老刑警用忠诚的坚守证明:守护历史文脉,就是守护民族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