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最新专题>最美龙江文物安全守护人

最美龙江文物安全守护人|哈尔滨市南岗区消防救援大队:加强文物消防工作 守护文物安全底线

日期:2025-04-28 09:38:59
来源:龙头新闻 撰稿人:龙头新闻

字号:

在哈尔滨市南岗区,飞檐斗拱间流淌着历史的气息,青砖灰瓦中镌刻着红色的记忆。这里是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东北烈士纪念馆等9家国家级、12家省级、18家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所在地,每一砖每一瓦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是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

守护这些文物的,除了岁月,还有一支身着“火焰蓝”的队伍——南岗区消防救援大队。近日,该大队获评第二届“最美龙江文物安全守护人”,用忠诚和担当书写了辖区文物保护建筑的“无火”传奇。

南岗区消防救援大队在辖区内进行主题党日活动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南岗区消防救援大队始终把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针对辖区文物古建筑年代久远、结构复杂的特点,每年定期联合文旅、宗教等部门组成检查组,深入辖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对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及古建筑木结构状况、专兼职消防队伍建设等环节进行“过筛式”排查,指导各单位严格落实“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制度,确保隐患整改“不过夜”。

面对文物古建筑防火间距不足、传统消防手段受限的难题,他们坚持“一馆一策”精准施策。每年,组织辖区消防队站对文物建筑至少开展2次实地踏查和灭火救援演练,分级分类制订灭火救援预案,全面掌握建筑结构、重点部位、周边道路、水源、市政消火栓分布等关键信息。在每年文庙举办重大活动期间,南岗区消防救援大队提前介入开展消防检查和安全宣讲,对周边商业演出、摊贩经营等场地进行全面检查,实施“定岗、定位、定责任、定目标”的24小时专人监控机制,并采取“巡查+值守”模式确保活动有序进行。针对黑龙江省博物馆为保护棉麻丝织类文物排空湿式喷淋管线难题,南岗区消防救援大队积极提供技术支持,量身定制复合防护方案,既保护了文物安全又守住了消防底线。

在博物馆内进行消防巡查

为精准开展消防宣传提升消防意识,南岗区消防救援大队构建“电视+广播+微信+微博”的全媒体宣传矩阵,专题刊播全区文物古建筑火灾防控通告,持续滚动发布公益视频、消防安全提示语。针对重点人群,他们还积极开展定制化培训——组织辖区寺庙僧侣、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负责人和服务人员观看近年来发生的文物古建筑火灾案例,学习消防法律法规知识,传授消防安全常识及初期火灾扑救要领;针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分阶段、分层次、分重点地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组织辖区队站制作更新应急救援预案,指导文物古建筑工作人员开展疏散演练;借助义务消防宣传队、文物单位消防巡防队等力量,向游客、附近住户及经营人员发放图文并茂的消防宣传资料,在全区国家级和省级文物古建筑全部设置消防宣传栏,印制消防提示信息;将古建筑防火知识纳入导游讲解内容,有效筑牢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人民防线。而这,也让担任义务消防员10年的张师傅感慨:“以前觉得消防是专业的事,现在连游客都知道灭火器看压力表,逃生要弯腰捂口鼻。”

通过展板宣传消防常识

在南岗区消防救援大队的荣誉墙上,“省级青年文明号”“集体二等功”等荣誉熠熠生辉。翻开工作日志,酷暑中巡查文庙的记录、凌晨中修订古文物建筑消防预案的笔迹,无声诉说着这支队伍的坚守与担当。当消防员在零下30℃严寒中踏查中共满洲省委旧址时,他们展现的是“敬畏历史”的初心;当指战员手把手教会古稀老人使用灭火器时,他们传递的是“以行动温暖人心”的温情。

历史无声,守护有痕。在南岗区消防救援大队的日夜坚守下,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的“红色火种”跃动如初,百年文庙的晨钟暮鼓安然回响。这支黑龙江“最美文物守护人”队伍,正用脚步丈量安全,用科技传承文明,诠释着文物守护的责任与使命,为赓续中华文脉写下生动注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来信来访地址:哈尔滨南岗区中山路197号 邮政编码:150001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备案号:黑ICP备05004173号-4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252号

智能问答机器人 hi! 我是智小龙
微信
手机版
31835198/images/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