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 小
在一颗小小的核桃上呈现出渔翁身披蓑衣,眉开眼笑,手捧着刚刚打捞上来的几条大鱼,片片鱼鳞闪着光……16日,记者在2025哈尔滨市开江民俗文化周启动仪式的非遗市集上看到,雕刻秋果核桃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富长带着他的一组作品《渔翁》亮相,他告诉记者,这是为开江民俗文化周特别制作的,寓意年年有余。
"我选取黑龙江本地野生的核桃,根据核桃形状随行雕刻。"杨富长告诉记者,随性雕刻很难,核桃最薄的地方不足1毫米,根据天然生长的纹路和形态,雕刻出渔翁的脸部表情、鱼篓、几条大鱼、鳞片和蓑衣上的很多细节。
记者看到,另外几个核桃雕刻的作品也展现出开江季,渔翁的喜悦之情。其中有一对核桃雕刻了两个渔翁,一个带斗笠,另一个不带。一个肩膀上立着一只水鸟,另一渔翁脚边停着一只水鸟,水鸟的嘴里还叼着鱼,造型十分鲜活有趣。核桃雕刻中的渔翁形象栩栩如生,通过雕刻师精湛的技艺,将渔翁的生活场景和精神状态生动地呈现在小小的核桃之上,展现出一种古朴、自然的艺术美感。
另外,杨富长还展示了几件与鱼有关的紫砂作品。一个是长20厘米左右的鲤鱼。"鲤鱼被赋予身在逆流,迎难而上的寓意。"他说,另一件则体现出"鱼戏莲叶间"的意境。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备案号:黑ICP备05004173号-4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2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