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文旅要闻>黑龙江政务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黑龙江省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日期:2024-12-13 10:28:52
来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 撰稿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

字号:

各市(地)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黑龙江省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4年12月4日

(本文有删减)

黑龙江省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

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4〕49号)和《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区办〔2024〕34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冰雪经济、冰雪运动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黑龙江省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弘扬北京冬奥精神,牢固树立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冰雪运动为引领,带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冰雪产业体系,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加快打造国际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和冰雪经济高地。

到2025年,持续扩大第九届亚冬会溢出效应,冰雪运动竞技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体教融合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建成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总部基地和赛事中心。将亚布力打造成国际冰雪运动赛事基地、训练基地和教学培训基地,打造成国家级冰雪运动示范区和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将冰雪大世界、中国雪乡、漠河北极村等景区打造成为冰雪旅游高质量目的地。冰雪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链基础不断夯实,冰雪产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到2027年,群众冰雪运动广泛开展,打造10个以上具有龙江特色的冰雪品牌赛事,成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重要承载区,冰雪体育强省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亚布力国家级冰雪运动示范区和冰雪旅游度假胜地的国际影响力。新建一批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高质量目的地。冰雪运动学院初具规模。建成具有龙江特色的冰雪产业体系和产业链条,冰雪产业总产值突破3600亿元。

到2030年,冰雪经济主要产业链条实现高水平融合发展,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北方冰雪经济引领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赛事、人才、产业、文化、合作五个中心建设基本完成。冰雪运动学院培养人才数量、质量显著提升。冰雪消费成为扩大内需重要增长点,冰雪产业总产值突破4500亿元。

二、核心项目引领冰雪经济发展

(一)全面落实重大任务

1.高水平筹办第九届亚冬会。落实“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办赛任务,举全省之力办出一届展现亚洲风采、中国气派、龙江特色、冰城魅力的冰雪体育盛会,提升我省冰雪运动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2.高标准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按照哈尔滨核心区“一主”和齐齐哈尔、伊春、七台河、黑河辅助区“多辅”规划布局,加快推动五个中心建设。推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总部基地和冰上、雪上赛事中心建设,每年举办不少于3项中国—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和国际冰雪交流体育赛事。积极承办上合组织国家体育部门官员、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培训等援外项目,与上合组织国家运动队开展互访交流。举办上合组织国家青少年冰雪研学、文化艺术季等人文交流活动。与上合组织睦邻友好委员会等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主办或承办国际冰雪体育、冰雪文化等高层次合作交流活动。巩固和发展上合组织国家现有友好城市关系。及时跟踪掌握上合组织国家相关经济政策、产业动向、项目信息,推动合作向商贸、科技等领域拓展。

3.高标准建设冰雪运动学院。加快推进冰雪运动学院四个体系、四个基地、四个平台建设,完善冰雪体育培训体系、冰雪运动标准体系、培训课程和教材体系、职业技能赛事和特色赛事体系,建设冰雪体育社会化培训示范基地、冬季项目训练基地、冰雪体育文化研究推广基地、国际合作交流基地,建立竞技冰雪体育项目科技保障平台、冰雪器材装备研发和技术创新平台、多元化青少年冰雪运动推广平台、冰雪运动发展智库与人才数据平台,培育高层次冰雪人才,服务冰雪产业发展。

4.打造亚布力国家级冰雪运动示范区和冰雪旅游度假胜地。积极承办高水平冰雪赛事活动,高标准打造国际冰雪运动赛事基地、训练基地和教学培训基地,打造国家体育休闲示范区。完善亚布力度假区空间规划布局,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更新改造。全面实行“三山联网”,丰富游客体验,打造集滑雪、休闲、娱乐、康养、餐饮、住宿、会议、购物等功能完备的国家级冰雪旅游度假胜地。

三、持续推动冰雪运动发展

(二)广泛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

5.发展群众冰雪项目。持续办好“百万青少年上冰雪”、“赏冰乐雪”、“大众冰雪季”等品牌活动,推出冰雪马拉松、冰上龙舟、越野滑雪、冰雪亲子运动会等大众冰雪休闲娱乐产品,每年举办群众性冰雪赛事不少于300场(次)。

6.培育“一市一品”冰雪群众赛事。培育齐齐哈尔冰球、七台河短道速滑、伊春冰壶、鹤岗高山滑雪、鸡西越野滑雪等“一市一品”的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营造浓厚玩冰乐雪氛围,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

(三)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

7.持续深化体教融合。制定实施《推广“七台河模式”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建立体教融合发展评估体系、育才选才荐才体系,推动各市县至少创建1-2个省级体教融合改革示范点单位,做大后备人才蓄水池。

8.推动冰雪运动纳入学校教学内容。加快推进省部共建冰雪体育教育示范区。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将冰雪运动纳入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项运动项目,建立大中小学校冰雪体育课程衔接体系。鼓励各地结合实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中小学与体校、滑雪场、滑冰场等合作开展冰雪运动教育。在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全面普及滑冰、滑雪项目,力争每名学生熟练掌握1-2项冰雪运动技能。鼓励高职高专院校单独招生计划向冰雪运动倾斜,支持符合条件的普通高校设立冰雪运动高水平运动队或设置冰雪运动类专业。构建冰雪竞技人才中职教育和本科教育贯通培养体系,开展运动训练专业(冰雪项目)“3+4”中职本科贯通培养。支持普通高等院校组队参加全国冬季运动会。

9.加强青少年冰雪运动要素保障。加大笼式体育场等适合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场地建设力度,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建设冰雪运动场地、场馆、设施。开展“运动队开放日”等活动,定期将冰雪项目运动队场馆资源、训练资源有序向青少年开放。落实《黑龙江省大中小学校体育教练员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鼓励优秀退役运动员进校园担任冰雪运动教师和教练员。支持各级体育社会组织开展面向青少年的校外体育基础培训。

10.丰富青少年冰雪赛事项目。各级体育和教育部门联合制定青少年冰雪赛事计划,丰富全省运动会学生组冰雪比赛项目。举办省、市、县三级青少年冰雪运动会,完善省、市、县、校四级体育竞赛制度和选拔性竞赛制度。

(四)提升冰雪运动竞技水平

11.做好重大赛事备战工作。锚定亚冬会、冬奥会实现参赛人数和竞技成绩保持全国前列目标,制定备战工作方案。采取“省队市办”、“一市一品”模式,在短道速滑、速度滑冰、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等重点项目成立省级青年队。组建集技术、训练、体能、营养、医疗、康复、科研、心理等于一体的高水平复合型保障团队,建设冰雪项目数字化体能训练中心,提升科学训练水平。落实《黑龙江省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激励政策措施》,全力支持运动员全身心备战训练。

12.加强高水平冰雪训练基地建设。推动省冰上训练中心、省亚布力体育训练基地建成国家高水平冰雪训练基地。争取在我省建设“国家奥运梯队建设重点城市”。加强48个“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鼓励家庭、学校、俱乐部等社会力量联合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支持运动队有针对性地开展外训外赛、聘请外籍冰雪人才来我省执教。

(五)发展冰雪项目竞赛表演产业

13.积极申办举办国际冰雪赛事。支持办好上合组织冰球和雪地自行车、雪地足球等国际冰雪赛事。积极申办观赏性强、参与人数多、有吸引力的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鼓励通过冠名、特许经营等方式开发赛事资源。

14.支持发展冰雪旅游演艺。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引进和投资各类冰雪旅游演艺项目,开展黑龙江省“燃情冰雪”旅游演艺季,发展冰雪大世界实景演出秀、牡丹江“渤海雪国”、伊春森林冰雪穿越等场景体验项目。

15.持续开展“跟着赛事游龙江”活动。定期发布赛事目录,打造“逐梦亚冬”体育旅游线路,串联赛事场地场馆和周边景点,推动冰雪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

四、完善冰雪经济产业链条

(六)促进冰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

16.建设北方冰雪经济引领区。构建“两区三带九基地”发展布局,即建设哈尔滨冰上产业核心区、泛亚布力滑雪大区,建设哈大齐冰上产业带、哈亚牡滑雪产业带、大小兴安岭及边境地区国际冰雪合作产业带,打造七台河冠军摇篮、齐齐哈尔冰球之都、大庆雪地温泉、牡丹江林海雪原、伊春白色森林基地、黑河寒地试车、漠河神州北极、抚远华夏东极、同江赫哲冬捕。配合国家相关部门开展冰雪经济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工作。

(七)传承发展冰雪文化

17.丰富冰雪文化产品供给。融合发展冰雪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工业文化,开发具有龙江地域特点和民俗特色的冰雪文化产品。推动哈尔滨冰雪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开发冰雪文旅线路。建设冰雪艺术街区,培育冰雪影视和冰雪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打造国际冰雪影视拍摄基地和冰雪动漫、网游研发消费体验基地。支持非遗传承人创作冰雪主题作品,提炼冰雪文化元素,设计丰富多样的服装服饰、工艺美术、珠宝首饰等冰雪时尚产品。组织开展“奥运冠军家乡行”、“百位家乡名人助力亚冬会”等活动,在亚冬会运动员村开展“情韵冰城”非遗互动体验展,广泛宣传中华体育精神。

(八)推进冰雪装备器材等产业高质量发展

18.加大冰雪装备器材研发力度。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引导资金支持,组织高校、院所、企业联合创新,推动人工智能、复合材料等先进技术在冰雪竞技、训练、康复等领域应用,推动冰雪机器人、无碳排放制冷、造雪机、滑雪场索道等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突破高性能滑雪器材等冰雪装备“卡脖子”技术。鼓励建设冰雪装备器材检验检测中心和认证机构。

19.加快推进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专项科研课题,加强冰雪装备材料技术研究,联合冰雪装备企业开展冰雪装备器材研发创新和设计,重点研发滑雪场提升设备、冰雪器材装备制造、智能穿戴装备、智能滑雪平台。推动我省冰刀、雪板等优质产品进入优秀国产冰雪装备器材产品目录。

20.建设冰雪产业园区。支持有条件的市(地)谋划建设冰雪运动装备器材特色产业园区。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上合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数字科技产业园、香坊数字冰雪综合体以及齐齐哈尔、七台河冰雪装备产业园。支持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发展冰雪服装、冰雪护具和冰雪创意等产业。支持黑河、漠河加强汽车、飞机、高端装备等领域耐寒测试能力建设,发展壮大寒地测试产业。鼓励大兴安岭培育引进寒地中药材企业,建设规模化生产基地。引导和鼓励国外知名企业在冰雪装备器材领域与我省开展投资合作。

(九)优化发展冰雪旅游

21.持续实施“百日行动”。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和“宠客”服务、公共设施、监管护游、全球推广实施“十大提升行动”。着力提升市场化运营、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智慧化赋能水平,推动旅游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

22.丰富冰雪旅游产品供给。推动传统冰雪旅游产品提档升级,创新冰雕、雪雕、冰灯等冰雪艺术品设计制作,举办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哈尔滨采冰节、“冷水鱼·冬捕季”等节庆活动。改造升级五大连池、镜泊湖、兴凯湖、扎龙等新兴冰雪旅游景区,加快推进哈尔滨平山、哈尔滨帽儿山、齐齐哈尔碾子山、大庆银湖山、牡丹江横道河子、铁力日月峡、绥化兰西等大众滑雪场雪道及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建设冰雪主题的乡村旅游重点村镇。

23.提升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建设哈尔滨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加快完善“哈亚雪”、“哈伊漠”等重点线路及景区沿线加油站、充电设施、停车区等配套设施。加强旅游等级民宿和厕所规范化管理。开展冰雪大世界、中国雪乡、漠河北极村等旅游景区创建和质量提升行动,完善旅游标识标牌,提升景观质量和服务功能。加密通往旅游景点公交线路和班次,合理增加景点区间和景区内部接驳车辆供给。

24.优化消费场所布局。推动“黑土优品”、“九珍十八品”进入景区,打造盲盒冰箱贴等“龙江伴手礼”,开发“滨滨”、“妮妮”亚冬数字文创赋能产品。推广“一键玩龙江”,开发“数字人导游”、“畅游哈尔滨”等智慧旅游服务产品,完善旅游信息共享体系。

25.持续加大冰雪旅游推广。充分发挥与广东省对口合作机制作用,积极吸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游客前往黑龙江赏冰乐雪。用好主流媒体和新媒体、自媒体的宣传推介作用,打造营销爆点,拓宽冰雪旅游海内外推广营销渠道,加大入境游客招徕力度,持续扩大国内重点客源市场。

五、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

(十)加强冰雪场地设施建设

26.丰富冰雪运动场地供给。通过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等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冰雪场地、文旅设施建设。加大对冰雪景区、滑雪场、寒地试(赛)车基地(园区)改造的支持力度。鼓励各地利用公园、步道、广场等公共用地,改造旧厂房、老旧商业设施等,建设冰雪运动场所和研学基地,新建城市越野滑雪道、可拆装移动滑冰场等公共冰雪运动场地设施3000处以上。鼓励公共冰雪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动亚冬会场馆赛后高效利用。

27.推动大规模冰雪设备更新。落实支持冰雪设备更新改造政策,推动符合条件的冰雪运动、冰雪旅游设施设备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范围,提升冰雪设备硬件条件。新建政府投资的冰雪场馆全面执行星级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标准,发展绿色节能场馆。

(十一)提升配套服务水平

28.完善冰雪运动场所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旅游交通“快进慢游”体系建设,加密主要客源地来哈航线,逐步增开省内串飞航线。加快国道G331沿边开发开放旅游大通道改扩建项目、哈尔滨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实施佳木斯、齐齐哈尔等机场扩建,推动牡丹江至敦化高铁、亚布力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设哈尔滨至伊春高铁,推进佳木斯至同江、富裕至加格达奇、哈尔滨至北安等通达重点冰雪旅游城市铁路提速。根据市场需求逐步增开牡丹江、亚布力、漠河等重要节点旅游专列,推进“林都号”、“伊春号”品质旅游专列扩容省内线路和班次。

29.优化冰雪运动交通服务。推动出入境乘车证件应用便利化,支持将哈尔滨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优化调整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改造升级铁路售票终端、自动检票闸机。为冰雪运动爱好者提供冰雪装备高铁便利化运载服务。

六、培育壮大冰雪经济经营主体

(十二)打造一批冰雪领域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

30.打造一批冰雪领域龙头企业。鼓励冰雪经济相关企业强化特色经营、产品与服务,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布局全球发展,打造一批冰雪龙头企业和高水平冰雪综合运营服务商。支持企业争创国家级示范区(基地)、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中国旅游集团20强企业。加大规模以上企业培育力度,鼓励冰雪企业“升规入统”。发挥全省冰雪领域知名品牌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冰雪企业加强品牌建设。鼓励省内冰雪企业参加中国品牌日等活动,拓展品牌营销渠道,营造品牌消费良好氛围。

(十三)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

31.培育冰雪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政策性资金引导作用,引导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装备器材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支持冰雪装备企业聚焦优势领域深耕细作,针对细分市场或专门客户群体,开发专项技术、独特工艺,提供特色服务。发挥全省文旅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招商平台作用,引进一批冰雪旅游科技创新项目。

(十四)积极培育冰雪体育组织

32.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支持省滑冰、滑雪、冰球、冰壶等冰雪运动单项协会发展,丰富冰雪运动服务供给。引导社会力量规范组建冰雪运动俱乐部、冰雪运动培训机构。

七、促进和扩大冰雪消费

(十五)丰富冰雪消费产品

33.创新冰雪消费模式和场景。组织开展冰雪消费季商旅融合促消费活动,推动冰雪与民俗、美食、温泉等元素融合,推广冰葡萄酒、冷水鱼、冻菇等特色农副产品。引导各景区推出组合形式丰富、内容可选的联票、季卡、滑雪住宿套餐等。在重点冰雪运动消费场所开展发放消费券等活动,鼓励开展支付满减等活动,鼓励各地推出便捷出行、酒店入住优惠、景区门票减免等联动消费措施。开发冰雪运动品牌商业化价值,将赛事流量转为经济增量,推动冰雪运动消费升级。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出台设立冰雪日和专门假期等促消费举措。

(十六)优化冰雪消费环境

34.完善景区暖心服务。优化完善景区外籍人员语言、预约购票、结算支付、网络通信等便利服务,加强景区多语种标识、接待导览设施及咨询服务,提升游客便利化水平。重点景区设立避寒保暖场所、遮风棚。鼓励景区、商场、饭店、酒吧等场所设置大屏,满足游客亚冬会观赛需求。

35.深入实施“十大监管护游行动”。持续依法从严从快打击“黑旅行社”、“黑导游”、“黑车”、“黑景点”、“黑购物”等违法违规行为。用好“先行赔付”制度,及时回应和解决游客诉求。

36.推行“十大涉旅行业诚信自律公约”。支持行业协会持续发布冰雪旅游指导价格,曝光投诉排名靠前旅行社名单,强化行业自律和企业互律。对涉旅企业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文旅市场新型监管机制。

37.完善高峰期大客流应对处置机制。制定旅游景区假日高峰期防拥堵工作方案,指导景区提升应对高峰期的服务管理水平。提前预判热点景区风险点,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景区突发事件、高峰期大客流应对处置机制和信息发布制度。鼓励市场主体和个人购买责任险及运动伤害、旅行救援类保险,全面提高冰雪旅游保险服务能力。探索发展低空飞行。

(十七)健全冰雪标准体系

38.完善冰雪标准化体系。推进由我省制定的11项冰雪运动领域国家标准加快实施,积极研制一批冰雪运动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冰雪标准化建设,争取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冰雪运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落户龙江。持续推进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

八、强化冰雪经济要素保障

(十八)加强冰雪人才队伍建设

39.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开设冰雪运动训练、冰雪设施运维与管理等冰雪相关专业。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打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设公益性冰雪体育精品课程。加强冰雪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办好国家冰雪人才培训基地滑雪指导员(教练员)培训班。引导支持符合从业条件的冰雪项目退役运动员、专业教练员从事冰雪运动教育培训等工作。支持引进冰雪项目国际教练、经营管理人员,为入境办理签证手续提供便利条件。

(十九)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40.加大对冰雪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围绕冰雪企业融资金融特点,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及其他金融服务机构为冰雪产业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降低担保费率。

41.鼓励冰雪企业多渠道资本市场融资。实施“紫丁香”计划,支持具备条件的冰雪产业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或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冰雪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提高企业的直接融资能力。鼓励冰雪企业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自愿的前提下,综合运用票据、理财融资等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二十)强化冰雪经济用地保障

42.强化国土空间规划保障。加强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批后实施管理,着力满足冰雪经济用地需求,合理安排空间布局。指导各地加快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及审批,将冰雪经济用地需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管理。在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指标中加强冰雪经济项目用地保障,优先用于安排冰雪经济项目建设。

43.创新用地配置方式。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支持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依法保障乡村冰雪经济项目建设。鼓励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供地。鼓励地方结合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通过规划引领、土地保障、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等政策措施,在城中村、老旧厂区及城乡融合发展等区域,推动盘活存量土地支持冰雪场地设施建设。

44.保障林地使用指标。支持地方在坚持集约用地、节约用水用能、严格保护天然林地的前提下建设冰雪经济项目。为冰雪项目拟使用地方林地优先预留指标,设立绿色通道,给予必要的供给倾斜。

45.提高用地审批效率。为冰雪项目拟使用林地的保护等级、地类、森林类别、自然保护地等情况进行核查,确保项目选址符合国家林地分级保护和使用林地管理相关规定,对于不符合规定的选址给出优化建议。为冰雪项目建设单位提供政策咨询和解读服务,帮助项目建设单位提前了解林地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和所需材料标准,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助力高效完成使用林地的申报工作。

九、深化冰雪经济交流合作

(二十一)构建区域冰雪经济合作平台

46.加强冰雪经济交流合作。鼓励冰雪企业参加进博会、服贸会等展会。鼓励黑河、伊春等边境地区开展跨境冰雪赛事、冰雪旅游等民间友好交流,拉紧冰雪人文交流纽带。举办中国北方冰雪旅游海外推广季专场推介会。加强与辽宁、吉林、内蒙古合作,共同策划推广冰雪旅游精品线路。

十、加强服务保障

47.完善统计机制。修订完善《黑龙江省冰雪经济统计监测方案》,围绕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等,开展季度统计监测和数据统计分析。加强对从事冰雪经济活动的核心企业单位的统计监测,分析冰雪产业发展状况。

48.强化安全管理。加强对冰雪活动场所、冰雪赛事活动、冰雪装备设施等的安全管理,制定具体应急预案,督促场所经营单位、赛事活动举办方切实履行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安全标准化管理,强化冰雪场馆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冰雪领域风险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救援力量,配备必要的装备器材,强化训练演练、医疗救治,加强对冰雪运动参与者的安全教育,确保冰雪经济安全发展。对综合性冰雪赛事活动科学开展风险评估,合理测算所需安保力量,核定赛场安全容量。

49.完善政策保障。研究制定建设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和冰雪经济高地的规划措施。用好用足黑龙江省支持冰雪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对照具体任务举措深入研究、充分挖掘、细化落实,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推动政策更好发挥实效,激发冰雪经济发展活力。

50.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发展冰雪经济、促进冰雪消费的重要意义,按照“四个体系”闭环工作落实机制,将“严真细实快”的工作要求贯穿工作始终,抓好工作落实,持续推动冰雪运动带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链接:【图解】一图读懂《黑龙江省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实施方案》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来信来访地址:哈尔滨南岗区中山路197号 邮政编码:150001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备案号:黑ICP备05004173号-4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252号

智能问答机器人 hi! 我是智小龙
微信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