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公共服务>文旅论坛

国际社会点赞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日期:2025-04-29 09:52:21
来源:中国文化报 撰稿人:中国文化报

字号:

4月25日,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2016年和2021年后,第三次与中国携手举办这一国际文博界重量级峰会。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位专家齐聚,在一系列的交流互动中,展现出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价值理念与实践创新的关注与认同。

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目前,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其中,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位居世界前列。

“我为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引领作用和我们之间的合作感到骄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埃内斯托·奥托内表示,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正处于历史性阶段,双方合作推进的“流失文物归还计划”、文化遗产国际援建和联合修复行动等项目,为实现以文化实践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积极示范。中国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与活化利用领域的经验,为国际社会提供了重要借鉴。

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馆长安杜阿莱姆·吉尔马耶·门格沙对此深表认同。近年来,中埃在文博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中国支持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电子导览系统;“何以文明·遇见良渚”2024全球巡展埃塞俄比亚特展在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开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可以查询埃塞俄比亚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介绍……“中埃文博领域的合作项目为埃塞俄比亚文博事业的现代化发展注入持续动力。”安杜阿莱姆·吉尔马耶·门格沙说。

在论坛期间开展的文化体验活动中,墨西哥交互经济博物馆馆长西尔维娅·辛格对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进程中推动文旅融合的理念和实践有了深刻体认。“我完全沉醉在雨中西湖的美景中。”西尔维娅·辛格感叹,“在迎接众多游客观赏的同时,还能被保护得如此完好,并与杭州这座现代化都市完美融合,这是值得全球学习的典范。”

论坛上,“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运用”成为重要议题,与会嘉宾对此展开深入探讨。其中,来自中国的博物馆数字化成果令众多外国专家印象深刻。

英国霍尼曼博物馆与园林内容主管佩罗内尔·克拉多克表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一物一展”数字展览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展览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三维高清采集、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从文物出土经历、功能特点、塑造装饰工艺、造型美学等多维度,展示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这一珍贵馆藏文物。据悉,截至2024年,该展已接待观众超200万人次,并吸引了来自国内外数十家同行前来调研观摩。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馆长曾美君对浙江良渚博物馆的AR(增强现实)体验设备表现出浓厚兴趣。她表示,这种设备能够为观众带来超越时空的“在场感”,让观众与展陈文物之间的互动更加生动直观。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备案博物馆数量突破7000家,有力地向世界展示着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2025年是中国和智利建交55周年。智利米拉多互动博物馆执行馆长恩里克·利贝拉·加拉尔多表示,博物馆交流活动在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与交往中尤为重要。“中国不同领域、不同主题的博物馆可以成为智利观众了解更多元、更多样的中国的窗口,让两国人民跨越遥远的地理距离,深入了解、更加亲近。”恩里克·利贝拉·加拉尔多说。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来信来访地址:哈尔滨南岗区中山路197号 邮政编码:150001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备案号:黑ICP备05004173号-4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252号

智能问答机器人 hi! 我是智小龙
微信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