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 小
黑龙江省博物馆
黑龙江省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黑龙江省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艺术品的综合性博物馆。2005年被黑龙江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正式成为AAA国家级旅游景区。
一、历史沿革 早在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开通,一批俄罗斯学者来到哈尔滨,并倡议建立博物馆。1923年成立以中国地方官员为主的东省文物研究会,将原莫斯科商场(现黑龙江省博物馆主楼)改作研究会的陈列所,同年6月12日,东省文物研究会陈列所在此成立并对外开放,揭开了黑龙江省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序幕。此后,黑龙江省博物馆几经更名:1929年改称东省特别区研究会(陈列所);1931年改称东省特别区文物研究所;1932年改称伪北满特别区文物研究所;1936年改称伪滨江省立文物研究所;1937年改称大陆科学院哈尔滨分院(博物馆);1945年改称哈尔滨地志博物馆;1946年日本投降,俄国人接管,改称哈尔滨工业大学常设运输经济陈列馆,又于1950年改称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研究所;1951年由我国接管,改称松江省科学博物馆;1953年改称松江省博物馆;1954年随着松江省并入黑龙江省,松江省博物馆与黑龙江省博物馆筹备处合并,黑龙江省博物馆就此成立,延续至今。1962年,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黑龙江省博物馆书写馆名。
二、馆舍构成 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舍由主楼(展厅)、藏品库、办公楼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15 960平方米,其中主楼兴建于1906年,建成于1908年,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1 600平方米。建成初期,主楼为莫斯科商场,是哈尔滨最早的商场之一。其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平面呈折线形对称构图,由三个标准段和两个转角连接体组成,采用流畅曲线的墙墩、窗洞和隆起的方扁形穹顶设计,为典型的欧洲巴洛克式建筑风格。1986年,展厅主楼被哈尔滨市政府定为一类保护建筑。
三、藏品保护 黑龙江省博物馆现有各类藏品62万余件,包括历史、自然、艺术及文献4大类,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收藏有大量黑龙江省出土的石器、陶器等历史文物达7万余件,如距今1万年的扎赉诺尔人头骨化石、新开流遗址发掘出土的骨雕鹰首、莺歌岭遗址发掘出土小陶猪、亚布力遗址出土的三联玉璧等,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国宝级文物金代铜坐龙、金代山水人物故事镜、金代胡里改路之印、金代石雕飞天等不可多得的实物珍品,展现了中华民族多民族、多地域、多文明的文化融合和发展;而被誉为“北国马王堆”的金齐国王墓所挖掘出土的凸显北方游牧民族特色的丝织服饰,更是填补了我国金代服饰史的空白。此外,还有书画碑帖、金银器、佛造像、鼻烟壶等10余门类藏品,如唐渤海天门军之印、唐渤海小金佛、南宋《蚕织图》、南宋《兰亭序》图卷、南宋《斗浆图》、清《西域舆图》均为典藏精品。
黑龙江省博物馆现有各类自然藏品达13万余件,如:中国最早发现的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第四纪披毛犀骨架化石、白垩纪平头鸭嘴龙骨架化石、中国发现的第一具完整的猛犸象骨骼化石、独具地域特点的东北野牛骨架化石等;现代动物鱼类中具有黑龙江特色的三花五罗十八子等;兽类中的黑熊、棕熊及东北虎等。其他如矿物类、土壤类、植物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等系列标本中,有90余种为国家Ⅰ、Ⅱ类重点保护动物和珍稀动植物标本。
黑龙江省博物馆现收藏有大量近现代艺术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有: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书画以及邓散木书法篆刻、北大荒套色版画、于志学冰雪山水画及海伦剪纸等。中国艺术领域罕有的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艺术大家邓散木先生一生创作的作品现绝大多数珍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此外,黑龙江省博物馆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汉语、俄语、日语、英语、德语、法语等文献资料数量近37万件,其中除汉语文献外,俄语文献种类和数量居多,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以《中东铁路大画册》原件最为珍贵,为哈尔滨百年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素材。
铜坐龙
天门军之印
金代山水人物故事镜
金代齐国王墓丝织品服饰
披毛犀骨架化石
黑龙江省博物馆在藏品管理方面订立了一套严格、科学的库房管理制度,并建立了藏品数据库系统,形成了全面现代科学管理体系;在藏品保护方面采取先进的专业技术,建立了恒温恒湿库房,成立了专门灭菌消毒室,除对铁器除锈以及对书画、丝织品、毛皮藏品防蛀、防潮、防霉外,还对铜器、金银器、书画以及陶瓷器进行修复、复制及装裱,对纸质藏品资料清理和保护,有效地保管及维护了藏品。
四、陈列展览 黑龙江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及临时展览。
基本陈列:“黑龙江历史文物陈列——以肃慎族系遗存为中心”,于2017年1月6日以全新的面貌正式对外展出,是黑龙江省博物馆近几年来规模最大、品类最全、数量最多的一次历史陈列;包括:“北土先民、海东盛国、金元霸业、华夏一统”4个部分,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AR技术,即通过智能手机进行AR扫描实现虚拟场景叠加现实交互下的体验导览系统模式,以趣味互动的方式传达展馆及展品的文化信息,扩展参观者对于周围环境的感知,极大地丰富广大观众的参与体验;展出1000多件历史文物,全方位、多角度地生动再现黑龙江古代肃慎族系的发展、演变历程。自然陈列于2012年改陈,通过对远古恐龙、第四纪生物、现代动物和少儿活动中心几大板块的展示,充分展示了具有黑龙江地域特征的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黑龙江省俄侨文化文物展重现了20世纪初俄侨为哈尔滨文化、工商业、建筑、科研、教育、出版业及日常生活等方面带来的变化,是近代哈尔滨百年历史文化的缩影。“铁笔翰墨——邓散木艺术专题陈列”展现了邓散木先生一生的艺术创作成就,其作品本身涉猎内容丰富广泛,精美、别致、大气、恢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学术价值,是承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一场盛宴。“墨韵冰魂北国情——黑龙江省博物馆于志学艺术馆藏精品展”浓缩了冰雪山水画派创始人于志学先生的艺术轨迹,分为山水画和人物画两大类,展出其各时期所创作品近百件,系黑龙江冰雪艺术的奇珍异宝。
黑龙江历史文物陈列——以肃慎族系遗存为中心
黑龙江省俄侨文化文物展
自然陈列
铁笔翰墨——邓散木艺术专题陈列
墨韵冰魂北国情——黑龙江省博物馆于志学艺术馆藏精品展
专题陈列:黑龙江省博物馆枫叶小镇奥特莱斯分馆的贝林捐赠世界珍稀野生动物标本特展是以世界珍稀野生动物标本展、古生物化石展和熊展为主的自然展览,展品包括产自美国的美洲豹、敏狐、浣熊、北极狐以及产自南非的狩猫、非洲野猪等黑龙江地区罕见的珍稀标本百余件,在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贝林捐赠世界珍稀野生动物标本特展
本馆在办好基本陈列的同时,每年都适时举办和引进临时展览,现已形成黑龙江省博物馆的“每月一星”系列展、“每月一县”系列展、“寒暑假活体动物展”系列展览、“中华传统民俗”系列展览品牌,独具特色,深受社会关注和广大观众的欢迎。
“每月一星”系列展览之“《缶庐天竺水仙图轴》特展”
寒假特展之“萌宠精灵——玉‘鼠’临风”特展
五、社会教育 教育是当代博物馆最重要的社会职能。近年来,黑龙江省博物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推出“相约龙博”系列项目,创办了小小讲解员培训班、自然科学体验馆、第二课堂等社会教育平台,连续多年积极参与环球自然日活动。此外,黑龙江省博物馆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及庞大的新闻媒体联络群体为黑龙江省博物馆及时有效地开展社会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约龙博”系列活动
六、研究成果 自1923年以来,黑龙江省博物馆编辑、出版书籍及刊物百余种。在建馆初期,曾编辑、出版中文、英文、俄文、西班牙文日文出版物,涉及考古学、民族学、经济学、地方史、自然科学等方面研究领域,如《东省文物研究会汇报》(丛刊C)10期、《地方科普著作》(丛刊A)12期、《考古》《人类学杂志》;在1946年-1949年连续出版《哈尔滨自然科学家和民族学者协会会刊》俄文期刊9期。新中国成立后,科研工作主要专注于历史文物、艺术品与自然标本研究,1964年和1979年两次编辑、出版《黑龙江省博物馆资料汇编》;1986年-1992年出版《自然科学》4期;1986年-1990年出版《北方书苑·邓散木金石书法专辑》《邓散木楹联墨迹选》等有关艺术大师邓散木先生生平和作品研究的刊物书籍;2011年—2017年出版《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精粹》《中东铁路大画册》《北大荒版画》《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古代书画》《黑龙江省博物馆藏近现代书画精选》《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大颐寿者——潘天寿作品精选》《中国首家俄侨博物馆》《于志学藏品集》及邓散木诗书画印作品单行本48套、大型书籍《黑龙江省博物馆藏邓散木全集》(52卷)等。定期出版的资料、报纸和简讯有:《博物馆》、《咱们的博物馆》、《龙博信息》。
近百年里,黑龙江省博物馆的文物、考古、博物馆专业的专家和学者在科研方面成果显著,出版专著53部,发表文章1419篇,如《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黑龙江古代简史》《黑龙江区域考古学》《黑龙江考古民族资料译文集》《世界动物之最》《中国珍禽异兽》《邓散木印谱》《渤海的历史与文化》《渤海文化研究》等,大部分曾获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奖项。
七、文创开发 黑龙江省博物馆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将黑龙江省的黑土文化、北大荒文化与中原文化、域外文化相融合,在现有的藏品元素的基础上,遴选出具有艺术性、实用性、时代性的百余种类,15 000余件系列文创产品。黑龙江省博物馆将继续加大文创力度,寻找高品质的合作伙伴,不断开拓文化产品的研发市场和领域,为博物馆经济基础和工作全面稳定发展提供切实保障。
作为“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级旅游景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语言文学工作先进单位”、”哈尔滨市德育教育基地“,黑龙江省博物馆在新的历史时期将继续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为繁荣和发展黑龙江省的文物博物馆事业做出不懈的努力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