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 小
2025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龙博紧扣“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根据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文物活化季”主题活动的工作部署,以文化传承为纽带,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为使命,通过多元化的展览展示、互动体验和公益服务,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动”起来,让广大观众体验快速变化社会中不一样的博物馆。
多元文化荟萃展现龙江魅力
黑龙江省博物馆推出系列主题展览,涵盖本土文化、民族艺术与自然之美。《哈尔滨往事——20世纪初哈埠社会生活展》呈现城市历史记忆;《多彩中华美美与共——桂林博物馆藏南方各民族银饰展》展示民族风情;《蕊寒香冷蝶舞迷芳——黑龙江省博物馆藏蝴蝶标本展》演绎自然之美;《诠释经典——程十发〈阿Q画传〉连环画手稿展》展出112幅国家一级文物手稿,再现文学经典;“每月一星”展览聚焦吴昌硕《墨梅图》,尽显文人画意趣。民族馆区《鸾凤和鸣——汉文化传统婚俗展》《黑土文明多彩龙江——黑龙江省世居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陈列》《孔子与孔氏家族》《论语画解》《哈尔滨文庙建筑陈列》通过多元化展陈,让公众感受中华文明精髓与文化交融之美。
互动体验丰富文化惠民暖心
系列活动一:志愿者评选暨表彰仪式。5·18上午,在龙博阳光大厅举办了志愿者评选暨表彰仪式。黑龙江省文博志愿者基地自2010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持续拓展公益服务影响力。现场揭晓并颁发了第十届十佳志愿者荣誉,包括“优秀组织者”“特殊贡献团队”“优秀志愿者”及“十佳志愿者”等。志愿者代表登台分享服务心得,表示将持续激发志愿力量,为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注入更多活力。
系列活动二:公益性文物鉴定。龙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创新服务形式,组织7位行业专家为市民提供公益鉴定服务,鉴定范围涵盖瓷器、玉器、金属器、古代书画、杂项及古生物化石等多领域。与此同时,民族馆区也通过电话咨询方式开展文物鉴定服务,让更多无法亲临现场的文物爱好者也能获得专业的鉴定指导。
系列活动三:流动展览进校园活动。以流动展览“昆虫世界中的铠甲勇士——锹甲”为主题,走进复华小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老干部大学、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学校等多所学校,通过科普讲座、手工实践等形式,让千余名师生近距离沉浸式了解科普知识。
系列活动四:文物拼图大挑战。以现场互动形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物知识。
系列活动五:龙博文物我来讲。黑龙江省博物馆“小小讲解员”为现场观众进行义务讲解,充分展示他们对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成果,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独特的讲解视角。
系列活动六:普法宣传。LED大屏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宣传片,结合今年3月1日正式施行的文物保护修订法,深化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法规的认知。5·18国际博物馆日不仅是文化展示的窗口,更是法治宣教的重要契机。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更坚实的法律保障,我们通过普法宣传与实践结合,探索博物馆在快速变迁社会中的新角色。
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重点强调在“快速变化社会中,面对文化身份的守护、创新和重构等新任务,博物馆如何明确自身角色,积极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与时代同频共振。”我们希望让更多观众了解博物馆、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让博物馆真正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备案号:黑ICP备05004173号-4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2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