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文旅要闻>文旅动态>直属动态

文脉传承 创意未来——省民族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圆满收官

日期:2025-05-21 09:33:34
来源:黑龙江省博物馆 撰稿人:黑龙江省博物馆

字号:

2025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为深度推进文旅融合,按照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文物活化季”系列活动的工作部署,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通过六大系列活动,开启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之旅,生动诠释了文物活化利用的创新实践。

活动以“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潮’起来、把文脉‘传’下去”为主线,涵盖沉浸式互动、非遗活化、艺术创作等多重维度。

系列活动之一:沉浸式体验

抽卡解锁文物!当一日讲解人是什么体验?

【文物盲盒:我的时空讲解秀】

谁说博物馆只能安静看展?现场堪比大型“抽卡游戏”!活动现场,观众随机抽取文物图卡,在展厅中“寻宝”打卡,为文物设计“反差萌”解说词,在讲解员的指导下,零基础参与者化身“创意讲述人”,用年轻化表达解构文物密码,让古老文明以“破圈”姿态对话当代。

系列活动之二:文物活化

瓦当纹样复活!非遗工坊秒变艺术现场

【瓦当工坊·纹样复活计划】

让千年纹饰走进现实。“小画家们”手握彩笔,在仿古瓦当模具上临摹龙纹,大胆创作“萌版瑞兽”。孩子们听老师讲解纹样背后的含义,古老纹样在笔尖重获新生。活动结束后作品还能带回家当摆件,孩子们捧着独一无二的瓦当艺术品雀跃:“这是我带得走的千年美学!”

系列活动之三:跨界创新

文物开口说相声?配音秀笑翻全场

【如果文物会说话】

配音秀现场游客脑洞全开,为文物赋予“拟人化”灵魂!小朋友用奶声奶气的语调演绎玉璧的“高冷独白”,年轻人用脱口秀风格诠释铜镜的“美颜哲学”,亲子家庭则合作上演文物“家庭伦理剧”,让每个声音都成为文物的“嘴替”。

系列活动之四:文化讲座

孔子朋友圈曝光!历史课秒变吃瓜现场

当“身高一米九的山东大汉孔子”遇上中学生,《论语》不再是泛黄的典籍。博物馆宣讲团走进哈尔滨市九十五中学,以情景演绎、互动问答等形式,揭秘孔子与颜回、子路的“神仙友谊”,解读“学而不思则罔”的现代学习观。课堂上学生们细数“孔老师的教学梗”、梳理“孔子的人际关系网”,在笑声中发现:原来圣人的智慧,早就在朋友圈里藏着成长答案。

系列活动之五:宣传展示

照片墙出圈!您的目光就是年轮

【您的目光,我们的年轮】

主题展用镜头定格高光时刻!用照片串联起历年特色活动的精彩瞬间。游客驻足在影像前感叹道:“博物馆不只是看文物,更是看文化如何‘活’起来”。展览不仅是成果展示,更是一扇窗,让游客看见博物馆作为文化枢纽的多元可能。

系列活动之六:公益宣讲

宣讲建筑美学,文化DNA动了!

【走进传统建筑守护文化根脉】

公益宣讲带您沉浸式“云游”古建!飞檐斗拱的力学奥秘、彩画纹饰的隐藏彩蛋……在榫卯结构中看见古人的力学智慧,在青砖灰瓦间读懂礼制文明。四场宣讲场场爆满,不少游客拍照记录:“原来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文化的基因图谱。”

以博物之光照亮文明征途,这场跨越时空的博物馆之约,既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在守护文化身份的同时,以跨界融合应对挑战,让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重新绽放光彩,真正实现“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为公众提供了汲取历史智慧、思考未来的文化空间。

未来,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将继续以创新为笔、以文化为墨,在传承与突破中书写更多“让文物活起来”的精彩篇章,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根深叶茂、生生不息。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来信来访地址:哈尔滨南岗区中山路197号 邮政编码:150001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84

备案号:黑ICP备05004173号-4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252号

智能问答机器人 hi! 我是智小龙
微信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