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开幕
本报讯 (记者薛帅)近日,“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展览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的民艺收藏、民艺研究与艺术创作为主体,展出500余件(套)传统民艺作品和当代艺术创作,通过跬步千里、采珠撷丝、拓福纳灵、追光逐彩、匠心传承5个部分,系统展示民间艺术珍藏、研究及其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转化与发展,生动反映当代民艺工作者扎根民间、传承匠心的价值追求。
本次展览包括民艺收藏、民艺研究、艺术创作三个主要内容。采用民艺藏品和艺术作品融合展示的方式,更加直观地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民间艺术为当代艺术创作带来的深厚滋养,以及当代艺术创作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展览展出的传统民艺藏品涉及山东、山西、陕西、江苏、宁夏、新疆等全国多个地区,包括传统刺绣、纺织、木刻、印染、年画、泥塑、剪纸、瓷绘、皮影等丰富的工艺门类,还展示了潘鲁生带领学术团队进行的田野调研、教学、展览活动照片与视频,及其研究成果。正如潘鲁生所说,在推进民间艺术学科体系建设、加强原创性应用理论创新研究的同时,还应将学术研究与社会发展、国家文化战略、民族文化传承、时代文艺创新等重大问题紧密结合,为国家传统文化保护、乡村文化振兴等提供积极的学术支撑。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享受热烈欢快的节日氛围,在观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传统民间艺术之美、感受传统民间艺术为生活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展览的三个主体单元还展示了与“虎”有关民间艺术品。
4月非遗传播活力数据解读——各地线上多举措推动非遗保护传承
非遗购物节助力复工复产脱贫攻坚
让文艺批评“活”起来
黑龙江省第五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启动
第三届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活动拉开帷幕
2022中国旅游日 | 黑龙江惠民活动
演出市场:新业态热度上升 拉动文化消费升级
文化产业园区为企业发展、城市建设提供文化支撑
文化需求无差别 文化服务更精确
在文旅一线奋斗追梦 书写新时代青春答卷
我国首部《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发布 勾勒新时代中国青年主流群像
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加强阅读引领 培育阅读新风